Trojan-Go软件的升级
前些天水了“Trojan-go的简单搭建”,这是面向初级用户的简单介绍,但作为强迫症患者,里面有好多需要修改的地方。此篇作为上篇的补充,把未尽的事情说完吧。
前些天水了“Trojan-go的简单搭建”,这是面向初级用户的简单介绍,但作为强迫症患者,里面有好多需要修改的地方。此篇作为上篇的补充,把未尽的事情说完吧。
其实并不对穿透内网感兴趣,因为感觉没啥用。有那么多的网盘可以使用,而且VPS上还有自行搭建的可道云。但事情就是这样,在一些事件的推动下,在Openwrt下挂载了硬盘,并且穿透了内网。
Rust语言很火,不懂火的原因。盖因为比Go省内存,或Go的体积大等等,不是很懂。Libev版除重大Bug外已经不再更新。所以弄个ss-rust尝尝鲜。
Brook怎么还用写中转教程呢?Google一下,逗比的脚本到处都是,lala.im的网上也有比较详细的教程。而且Brook、Go-shadowsocks2和Trojan-Go,以及Xray一样是用Go语言编写编译的,并且一条命令就可运行。
先说结论吧:线路好嘛都好,不必在乎嘛软件嘛协议的。
所谓的快慢都是理论数值,在现实中使用中存在各个瓶颈,而产生木桶效应。
在刷R2S固件的过程中,有的固件自动配置了SmartDNS,有的配置了ChinaDNS。关于Dns的皮毛略知一二,所以在拨号时就给Wan口固定了119.29.29.29和233.5.5.5,因为这两个是我本地ping值最低的。在使用过程中对SmartDNS产生了兴趣,有说是测智商的软件,众口不一吧。
借双十一的东风,抢到一联通NAT,百十块钱不贵,配置足够个人用。勾起了我配置传说中Gost隧道的愿望。翻来翻去,看来看去,猛然发现Trojan还有隧道功能,怕自己的时间无辜浪费,借坡下驴搭了个Trojan-Go隧道。
前日刷推,得知R2S可满足个人G网以下的需求,正好手中有5V2A下岗的充电器和绿联Type-C充电线以及吃灰的Samsung32G的TF卡,省去几十大圆。刷了Openwrt系统。借助两个免费移动200M账号,弄了单线多拨。
刷完N个系统后,按自己的需求选择了一个没有调换WAN和LAN口的,自己动手进行了调换。并且自己配置SmartDNS配瘫了好几次系统,一定长记性,不弄了。
Caddy v2是官方默认的安装版本,为了简单简洁,建议安装v1版本,官方已经不支持下载了,勤劳的秋水大佬编译了最新的Caddy v1.0.5,现以此版本为例简单介绍。
新进的vps为了发挥性能,避免被扫(虽无碍,但不舒服),需修改端口,增加密钥,开启bbr,安装最新内核,开启防火墙,安装fail2ban等基础操作。现已centos8.2为例,简单介绍。